奋力奔跑,同心追梦。
40余载砥砺奋进,在改革开放的恢宏进程中,今天的中国行进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
70年栉风沐雨,在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中,社会主义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的坐标,标注出这次盛会不凡的高度。
李静校长扎根襄阳教育,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平心修学,用心出彩, 奉献了人生27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27年来,她一直战斗在教学、管理一线,勤于钻研,善于创新,甘于淡泊,乐于奉献,廉洁高效,成绩卓著,先后被授予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全省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襄阳市骨干教师、襄阳市人事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6年7月,被中共湖北省委表彰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当选为第13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基层人大代表,李校长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把国家教育的好政策落地落实上,并持续进行鼓与呼,针对教育热点、焦点、难点、痛点等问题进行广泛充分的调研,并提出了很多引起共鸣的教育策略,这背后透露出浓浓的教育情怀。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襄阳四中校长李静参加会议,共商国是。
全体会议后,代表团分组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全国人大代表、襄阳四中校长李静聚焦“教育”主题,就课外教育培训乱象、消除学校大班额问题、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
解决课外教育培训机构乱象,学校应当主动作为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静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最关注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目前尚存的城镇、中心城区优质学校的大班额课程问题。据我所知,有些学校依然存在班级人数超过50甚至60人的情况。这一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了明确的解决路径。”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四中校长李静接受记者采访
建议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班主任津贴
据澎湃新闻报道,李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建立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先后出台了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的政策文件,有效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原有津贴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有效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基于此,李静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研究,适时提高中小学教师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和特级教师津贴标准,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氛围,吸进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四中校长李静工作照
最希望的是消除学校大班额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包涵了两个方面。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意在让乡村学校能够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样就可以让乡村学校有效地留下部分生源,缓解中心城区学校的大班额的问题。另外就是发展‘互联网 教育’,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放大,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高级中学校长李静代表调研发现,目前的“大班额”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优质学校,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的优质学校。“大班额”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她建议政府对中心城区学校进行优化布局,尽可能增加学位,多建公办学校,辅之以民办学校;扩建名校,开展集团办学,让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结对办学,强校扶弱校;支教援教,出台政策引导城区教师到其他学校传帮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编制、资金等支持;控制热点学校的招生规模,对部分热点学校非片内生可适当采取摇号的方式入学。此外,把乡村学校建好,减少学生向城镇学校过度集中。
李静坦言,消除中心城区的学校大班额问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对学校做好规划和科学的评估,增加中心城区学校的学位数量,从而满足更多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需求。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已基本没有幼儿园特大班额的情况了,现在66人以上特大班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李静表示,现在仍有少部分的学校,尤其是集中在中心城区中的优质学校依然存在着大班额问题。这也是我2019年履职的重点工作。
襄阳四中校长李静正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
减负需要四方面合力
面对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在李静看来,所谓的“负担”其实是相对的。“在上学阶段,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包括学习书本知识、学做人做事。只要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适当的学业压力是可取的。”
而从学校和家长的角度来说,李静提出了新问题,学校确实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负担减下来了,家长看到孩子有大把的时间,就又通过课外辅导班把负担加上去了。
李静认为需要四方面合力,才能够把这个问题真正地解决。
第一是国家层面,通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让更多职业达到合理的收入,从业者能够有体面的生活。读书最终的着眼点还是就业,这是从结果上减负。
第二点是全社会需要理性的、客观的、多元的对学校进行评价,不要只看升学率。
第三点我认为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品格、性格和习惯,所以家长需要更多地着眼于孩子的未来,重视良好习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应当一味地在学业上“望子成龙”。
最后是学校层面,教育部提到“课外问题课内治”。李静表示,“如今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存在乱象,这需要通过校内来治,也就是学校应当主动作为,担负起培养孩子的主体作用,担负起学生的部分课外服务和课外培训,促进学生全面的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四中校长李静
希望通过“互联网 教育”放大优质教育资源
“如今,‘互联网 教育’已经成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的发展平台,它可以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放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我认为重点就是加大投入。”
对此,李静建议,乡村学校应当把数字化校园建好,比如添加多媒体设备,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远程上课,乡镇学校和城镇学校进行合作办学等。通过“互联网+教育”,还可以使不同学校结成“班对子”,一名老师同时带两个班级,一个是城市的班,另外则是结对帮扶的乡村学校班级,彼此之间还可以保持良性的互动。
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也是李静希望达到的目标。“最终让乡镇的孩子享受到城镇老师优质的授课,形成强校带弱校、城市学校带乡村学校的合作办学模式。”记者了解到,2018年襄阳四中和新疆博州的精河县二中已经开展了结对办学,结对帮扶活动。
但是在李静看来,“互联网 教育”更多的只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性手段。“多媒体的运用并不能代替教育的全部,我们在‘互联网 教育’中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当地的学校和老师产生影响,让被帮扶的学校学习更先进的理念,改进当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当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增强当地学校师资队伍的力量。
扩大学前教育供给
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在“有园上,园好上,上好园”的递进关系中,“有园上”最基础,这就需要增加幼儿园的数量。将幼有所育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孩子父母和长辈的后顾之忧。
春风正劲,国家正强,人心思进,万物勃发。在新的征途上,全体四中人必将和国家紧紧连在一起,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向着伟大梦想奋进!
我们都是追梦人!
素材来源:央广网 央视新闻 学习强国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 云上襄阳 策划、报道:张德平 审定:刘建功